在马来西亚和中国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之际,这是一个回顾两国持久关系历程的好时机。
马来西亚第二任首相阿卜杜勒·拉扎克在冷战时期于 1974 年 5 月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1974 年 5 月 31 日,他与周恩来总理签署了《中马建交公报》,正式建立马中外交关系,使马来西亚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东盟成员国。尽管偶尔出现挑战,但在过去五十年里,马中关系已发展成为成熟而有韧性的伙伴关系,其特点是相互尊重、经济合作强劲、文化交流活跃。
1974年,马中建交,是东南亚外交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为东南亚国家开创了外交先例。然而,建交后十年,受冷战影响,马中关系一直较为谨慎,普通民众未经政府批准不得前往中国。
直到 1985 年 11 月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首次访华后,旅行限制才被取消,这确实改变了马来西亚的面貌。
这极大地促进了两国人民的交流与互动,促进了民心相通,为两国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来西亚在发展中国与东盟关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1991年7月,时任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作为马来西亚政府嘉宾应邀出席东盟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交往的开始。1996年7月,中国被授予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地位。
尤其是冷战结束后,两国解除旅行限制后,马中关系取得长足发展。1991年起,马中每年轮流举行磋商,成为双方就双边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的机制。2010年,马中战略磋商改称战略磋商,以反映马中关系在亚太地区政治安全框架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2013年,马中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马来西亚地理位置接近中国,务实的外交政策使其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受益匪浅。2023年,中马贸易额达到4508.4亿令吉(962.4亿美元);事实上,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是马来西亚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早期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来自中国的投资。一家中资能源公司目前约占马来西亚总发电量的14%。
中国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已成为马来西亚第三大旅游客源国。地缘政治紧张也使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首选目的地。目前,马来西亚约有4万名中国留学生,持有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MM2H)的中国公民达2.48万,是所有国家中最多的。中国公民在马来西亚的大量存在无疑有助于促进中马关系。
马来西亚和中国之间的互免签证政策将于 2023 年 12 月生效,这标志着又一个具有巨大积极溢出效应的里程碑。它为马来西亚的旅游业提供了急需的推动力,促进了贸易和投资,促进了教育和学术交流,从而加强了人民之间的联系——这是国家之间牢固而紧密关系的基础。
多年来,马来西亚与中国的关系总体上是稳定而积极的,尽管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一个显著的例子是,由于政府更迭,中国在马来西亚的“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东海岸铁路于 2018 年暂停。然而,经过友好谈判,2019 年恢复了建设。铁路某些路段的重新调整降低了建设成本。连接马来西亚半岛东海岸和西海岸的 640 公里长的铁路网预计将于 2026 年完工。
马来西亚和中国对南海部分岛屿、岩礁、礁石、浅滩和环礁的领土主张存在重叠,这可能会破坏两国的友好关系。大国之间的竞争或出于政治动机的各方可能会利用这种情况。外部势力可能会夸大或歪曲一件小事,以进一步实现其地缘政治利益,或被寻求利益的当地政客政治化。这些行动可能会对两国的民族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双边关系。
尽管如此,两国都通过对话谈判而非对抗的方式理性处理南海争端。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瓦尔表示,南海问题并非“不可逾越”,也不应“如此有争议”。他强调,尽管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但马中应继续对话协商,寻求双赢的结果。
过去五十年,马中关系历经相互学习与尊重,以对话协商化解分歧,以合作共赢实现发展,日臻成熟与坚韧,在尊重各自主权关切的同时,成功合作应对区域地缘政治复杂局面。
安瓦尔视中国为重要邻国,与中国的关系“至关重要”。他强调,应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不能让其维持现状。马来西亚在平衡经济利益和战略独立性方面采取的务实做法,是东盟成员国在动荡世界中与中国交往的典范。
展望未来,在两国领导人致力于构建中马命运共同体的推动下,马中双边关系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迈上新台阶。
本文作者为新包容性亚洲研究中心主席。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日报》立场。